南宫适问孔子请教羿、奡不得好死而禹、稷却得到天下的问题,声言武力不值得重视而光明的道德才最为可贵,他的话已经把道理说完了,没有什么可以解答的,所以孔夫子等他出去之后叹他是位君子,褒奖他崇高美好的道德,以至于说了两次,圣人的意见从这里就可看出来了。可是明道先岁(程簇,私遂明道先生)说:“把禹、稷同孔子相比,所以不回答。”范淳父(范祖禹,字淳夫。夫、父通)认为禹、稷得到了天下,所以孔夫子不敢回答,是不敢当的意思。杨龟山(杨时,号龟山)说“禹、稷得到天下,并不只是靠着亲自种庄稼一件事,孔子不认为南宫适的话全对,所以不回答。可是没有纠正他的话,是为了不对他的话求全责备。不阻止他崇高道德的志向,这同其他场合所说的‘雍(即冉仲弓)的话正是’之类全然肯定是不同的。”我私下以为南宫适的问话,全无拿禹、稷比孔子的意思,不知道二位先生为何说这种话!象杨龟山的意见,浅陋之极!唯有谢显道说:“南宫适知道把亲身施行当成大事,因此称他为君子。知道他说话的要点,是说若非崇高道德的人不难做到躬稼,在发问的当时,肯定有用眼神示意的情况,表示了首肯的意思,并非只是不回答。”他的说法最为恰当。
推荐古诗: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三川北虏乱如麻)、
观游鱼、
白帝、
湘中、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雪晴晚望、
国民党党歌(三民主义)、
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长相思(一重山)
推荐诗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山无陵,江水为竭、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补过拾遗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 不耻最后 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 不分皂白 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