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孔夫子为什么厌恶“乡愿”呢?因为他只是表面上看来忠厚廉洁,其实内心里并不如此,可见得这种人虚伪矫饰,以假面孔示人。孔夫子为什么厌弃“鄙夫”呢?因为他凡事不知由大体着想,只知为自己个人的利益斤斤计较,得失心太重,是个不知人生精神内涵的俗物。
注释
乡愿:外貌忠厚相,内怀奸诈心的人。
鄙夫:人格卑陋的人。
推荐古诗:
山中问答、
遗爱寺(弄石临溪坐)、
李花赠张十一署、
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
点绛唇(寂寞深闺)、
永遇乐(落日熔金)、
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
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
郊行(柔桑采尽绿阴稀)、
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
推荐诗句: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面圆通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山起楼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剥床及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齿于人 指被人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