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论语•阳货篇》说了一句“乡愿,德之贼也。”什么原因呢?因为,“乡愿”就是我们今日所说的“伪君子”。“乡愿”之可厌,一在其虚伪不实,二在其可能带给无知的年轻人错误的印像,使得年轻人失了正道,所以说他是“德之贼”。这种人欺世盗名,岂不可恨?所谓“鄙夫”,乃是指不明礼义,不知生命精神价值重于个人利益的人;因此在任何场合,只顾自己的利益,甚至破坏了社会上对礼义的尊崇,便得众人也和他一般只求个人的得失。使大众重利轻义的,便是这些鄙夫啊!岂不可厌!“乡愿”与“鄙夫”,一为盗德之徒,一为昧德之夫,皆为孔子所摒弃。
推荐古诗: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寄扬州韩绰判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青溪、
夷门歌、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读史二十首(回首西陲势渺茫)
推荐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八方呼应 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万雄师 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并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