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送石昌言使北引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送石昌言使北引 赏析

送石昌言使北引

作者:苏洵 朝代:清朝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益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当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与夷狄!请以为赠。

送石昌言使北引评析

该文作于嘉祐元年九月,是一篇赠序。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八月,刑部员外郎、知制诰石扬休(字昌言)出使北国前往契丹,庆贺契丹国母生辰。苏洵给他这篇赠序(因为苏洵之父名序,不称序改...查看全部

送石昌言使北引译文及注释

知道自己过去有做得不对的地方,那么学问就能日渐充实。看到他人可学习的地方很多,自己的道德也必定能逐日增进。注释非:不是之处。取:取法。...查看全部

送石昌言使北引评语

人贵知道自己的过失,而在发觉自己的过失当中必然有所觉悟,有所进步。只有记取失败教训的人,才能再向前迈步。这里的“学”并不专指书本里的“学问”,更可看成人生的学问。回顾过去,是为了让...查看全部

送石昌言使北引译文及注释

昌言考进士科目的时候,我才只有几岁,还没开始学习。回忆当年我跟一群孩子在父亲身边嬉戏玩耍,昌言也在旁边,还曾拿来枣儿栗子给我吃;两家住得很近,又因为是亲戚的缘故,所以彼此十分亲...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义鹘行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清秋)溪居栾家濑御街行河满子(见说岷峨凄怆)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乌夜啼(金鸭余香尚暖)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城头夜吹角)

推荐诗句: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推荐游戏: 【耐可乘明月】的下一句是什么【故人深相勖】的下一句是什么【西来青鸟东飞去】的下一句是什么【[13] 在天愿作比翼鸟】的下一句是什么【碍日暮山青簇簇】的下一句是什么【穷鱼饵奔鲸】的上一句是什么【李斯税驾苦不早】的上一句是什么【歌曲自绕行云飞】的上一句是什么【尽日君王看不足】的上一句是什么【坚守钓鱼坻】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哀声叹气  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面圆通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龙鱼服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 百辞莫辩  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里迟离  阴历九月九日。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 不得而知  没有办法知道。
  • 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