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送王含秀才序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送王含秀才序 赏析

送王含秀才序

作者:韩愈 朝代:清朝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

  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吾犹将张之;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惜乎吾力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于其行,姑分之饮酒。

送王含秀才序译文及注释

人人都羡慕吃得饱、穿得暖的生活,可是,就算一生都享尽物质饱暖的生活,崦精神却昏昧怠惰,那又有什么作为呢?忍受饥寒是人们最不愿意的事,但是,饥寒却能策励人的志气,使精神抖擞,骨气...查看全部

送王含秀才序评语

人长久生活在饱暖的环境里,久了就不能吃苦。四体不勤的结果,使得志气堕落,雄心大志早被逸乐的日子,消磨得一干二净,这种人很难有作为。因为,志气是要有担待的,想成功就必须要有坚强的精神...查看全部

送王含秀才序译文及注释

我在年轻的时候,读王篑的醉乡记,心里面很奇怪那隐居的人,既然和世界没有什么牵挂,为什么还说这种话,难道说真的是贪吃那酒吗?到后来读了阮籍、陶潜的诗,终知道他们虽然洒脱,不愿同世...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浪淘沙(青草湖中万里程)秋雨夜眠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封丘县清平乐(别来春半)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出塞永遇乐(落日熔金)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推荐诗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柳絮风轻,梨花雨细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推荐游戏: 【西涉清洛源】的下一句是什么【松风和猿声】的下一句是什么【凤凰初下紫泥诏】的下一句是什么【简威霜凛冽】的下一句是什么【念远缘迁贬】的下一句是什么【开花无数黄金钱】的上一句是什么【石竹绣罗衣】的上一句是什么【春流绕蜀城】的上一句是什么【忽复乘舟梦日边】的上一句是什么【酌玉坐相召】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鳌掷鲸呿  比喻文辞气势磅礴,跌宕起伏。同“鳌掷鲸吞”。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新领异  指创立新意,提出独特的见解。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身莫赎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师回朝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 半壁江山  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