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读荷

读荷

曾经有人在街边铺了白布来卖荷,一朵朵粉嫩娇滴,走近点,便嗅到了似清水般的香。我左右看着都是喜爱,可徘徊良久,终还是放弃离开。总觉那荷少了点什么。幸好最终明白,缺了一池的淤泥,少了这池淤泥,荷便不再是荷。

圆明园与未名湖的荷,我也算是见过的。一池的荷叶真就如张绿毯,柔柔的铺于石岸之中,那些伸出挺直的荷花便开的如火如荼。那是一种语言无法描绘的震撼,即便歌咏荷花的明诗珍文已多的数不胜数,我的心也还是长久的激动着。

朋友是爱荷的文雅之士。终因难以割舍而摘下一朵,捧在手里,兴奋得不知所措。我接过那只如箫碧杆,心中不免一阵欢喜一阵忧郁。

脸靠近荷,便觉一阵水气氤氲的淡雅之香缓缓围了上来,凉沁沁的。脑海中也忽的闪现出那些美文绝句来,浮躁的心顿时归于平静,人也雅致些许,说话也文绉绉的了。

过的人手多了,这荷便迅速颓败,瘫软无力。先前的清凉早是散了,连香味也俗了。朋友不免一阵失望。这高傲的灵魂,不甘于接近赞美,不甘于持手把玩,愤世之情,颓的迅速,惨烈不留余地。

正因如此,赞美它的人太多。且不说周敦熙的《爱莲说》,也不比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更不比萧绎的《采莲赋》,单品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一场冷雨,一杯浊酒,一池残荷,一颗破碎的心,它们构成了最美的画面,最凄凉的风景。

一池的残荷,是需要一颗心去惋惜的,是需要一场雨去衬托的。不管它是否还娇艳欲滴,还是残枝枯更,它都是美的,都是让人为之动容的。

因为它是荷----中国诗人的荷,华夏文明的荷。

这池中国人的荷,不管含苞,不管绽放,不管凋零,它都被中国的诗人偏心的喜爱着、恋着。因为它的内在就是美与雅,柔与软,刚与坚。因为爱着它的内在,所以恋上了它的春夏秋冬。

我不敢说自己是文人骚客,但当见着这池荷,还是有太多的感慨无以言表。想写点什么,却也提笔辞穷。

荷文化,也正起于这里,起于这份感动。荷文化就如同儒家大成与道法一般,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学它的高傲,学它的伟岸,学它的决绝,学它的典雅,学它的中通外直,学它的不蔓不枝。

几千年了,歌咏它的人实在太多,但仍是道不清说不明它的好、它的德。因为它的深藏不露,因为它的变幻无端,因为它的难以接近。它成了一个谜,一个探清了又迷惑的谜。

读了荷,读到了荷文化,读到了华夏的脉搏。

相关作文: 这处风景独好处处留心皆学问洗澡真好西塘之行我要自己睡觉一次失败的实验欢欢喜喜过新年我家的石榴树美丽的向日葵有关做家务的作文

标签:读荷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及之法  指不适用的法规。
  • 不解之缘  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