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名人故事:从民歌里吸收营养_500字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名人故事的作文大全 > 名人故事:从民歌里吸收营养_500字

名人故事:从民歌里吸收营养_500字

广东梅县,人杰地灵。清末著名诗人黄遵宪,就出生在这里。

黄遵宪的曾祖母粗通文墨,背得不少儿歌和古诗。黄遵宪刚会说话,就跟着她老人家学唱儿歌《月光光》:“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

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放个鲤鱼八尺长。长个拿来炒酒食,短个拿来娶姑娘。”这首充满生活情趣的儿歌,在黄遵宪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极深的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有意识地学唱民歌。

有一次,他碰见两个穷苦人,一面打着拍子,一面唱着《乞儿歌》:“一天只有十二时,一时只走两三间,一间只讨一文钱,苍天苍天真可怜!”黄遵宪听了,潸然泪下,马上送给讨饭人一百文钱,并安慰了他们一番。回到家里,他凭着记忆,把这首民歌工工整整地抄在了本子上。

由于受民歌的影响,黄遵宪小小年纪己能写出一手好诗。有一天,老师出了个题目:《一路春鸠啼落花》,让遵宪写诗。他来得也真快,随即应声答道:“春从何处去,鸠亦尽情啼……”老师听了又喜又惊,第二天又出了个题目:《一览众山小》。遵宪挥笔写道:“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

破题这两句就气概不凡。

黄遵宪成年以后,更加注重对传统民歌的学习和继承,提出了“我手写我口”的响亮口号,成为清末“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相关作文: 暑假里的英语班快乐一起分享母爱春天像小姑娘能干的我养蚕宝宝描写太阳花开心摘柿子我最喜欢的一种运动去香港玩

标签:名人故事民歌吸收营养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黯淡无光  黯淡:同“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荆道故  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入骨髓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 并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