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有上、中、下大林寺。中寺在锦涧桥北,是由晋僧慧远建;下寺即旧资圣寺,在锦涧桥西;此诗所指为上大林寺,遗址在今天的花径公园内,为晋代名僧昙诜所建。大林寺之北为大林峯,传晋僧昙诜“杂植花木,郁然成林”,故峰名“大林”,寺也名“大林”。今大林寺已废。
推荐古诗:
登高丘而望远、
秦中寄远上人、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
自题一绝(满纸荒唐言)、
题张苍水集(北望中原涕泪多)、
寄陈鲁山(天下无虞国论深)、
日(旦出扶桑路)、
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
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
登余干古县城(孤城上与白云齐)
推荐诗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 搬石砸脚 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 鼻息如雷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不经之谈 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 不计其数 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 不欺暗室 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