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纪念建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马援纪念建筑

马援纪念建筑

查看马援全诗

马援祠  马援祠遗址建于清代,它位于杨陵区五泉镇毕公村。来到马援祠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马氏后裔缅怀先祖所立下的石碑。而中国杨凌马援故里海内外联谊总会也设立在这里。  马援祠里供奉着马援、马融、马超三位著名历史人物。马援,字文渊,兴平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因战功被封为扶波将军,封新昔候。马援的祖先据说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赵奢曾打败秦军,功勋卓著,被赵惠文王赐号为马扶君,自此,赵奢的后人便以马为姓。汉武帝时,马家从邯郸移居茂陵。在马援祠内,立着一块马援故里碑,为康熙三十六年所立功德碑。碑高1.86米,碑首浮雕二龙戏珠图案,碑额印刻篆书“皇清”二字,碑文记述了马融、马援、马超的生平概况。如今海外马姓族人把杨凌马援祠当成了宗族圣地,台湾、马来西亚等地华人多次来到杨凌祭祖。在马援祠前,就立着两块祭祖纪念碑,马援祠已经成立杨凌和海外华人联系的一个纽带。

马援墓  马援墓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西3.5公里的伏波村旁,是一座圆形夯土堆墓,高约10米,直径约10米,墓前有“汉伏波将军马公墓”和“始祖伏波将军马公援墓”、“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援墓”石碑各一通,精美石雕一块。

伏波庙  在湖南省渌口镇湘江分流渌江边,有一处为马援建造的公园,名伏波公园(庙),本地人视马援为心中的“守护神”,毛主席曾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伏坡公园寄宿一晚。  后唐武安军节度使马殷,尊马援为先祖,奏请唐王恩准伏波将军马援为昭陵(灵)英烈王。  唐明宗天成二年(公元927年),马殷踞湖南时,在伏波岭立神祠,名曰 “伏波祠”,又称 “大王庙” 。  另在广西横县也有一座伏波庙,位于横县云表镇站圩东南3公里的郁江乌蛮滩北岸,距县城28公里,是为纪念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平定叛乱、定疆界、在乌蛮滩疏河通航而建的一座祭祀性建筑。始建年代不详。

伏波祠  雷州伏波祠又名伏波庙,位于雷城南亭街,始创于东汉,是岭南古老祠庙之一,属雷州市文物保持单位。祠内敬奉西汉邳离侯路博德及东汉新息侯马援两位伏波将军。

推荐古诗: 建昌江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过勤政楼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嘲桃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听流人水调子江上渔者第二回回头诗(一局输赢料不真)七古(云开衡岳积阴止)

推荐诗句: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爱富嫌贫  嫌弃贫穷,喜爱富有。指对人的好恶以其贫富为准。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民蛊国  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不分轩轾  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