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纪念建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马援纪念建筑

马援纪念建筑

查看马援全诗

马援祠  马援祠遗址建于清代,它位于杨陵区五泉镇毕公村。来到马援祠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马氏后裔缅怀先祖所立下的石碑。而中国杨凌马援故里海内外联谊总会也设立在这里。  马援祠里供奉着马援、马融、马超三位著名历史人物。马援,字文渊,兴平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因战功被封为扶波将军,封新昔候。马援的祖先据说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赵奢曾打败秦军,功勋卓著,被赵惠文王赐号为马扶君,自此,赵奢的后人便以马为姓。汉武帝时,马家从邯郸移居茂陵。在马援祠内,立着一块马援故里碑,为康熙三十六年所立功德碑。碑高1.86米,碑首浮雕二龙戏珠图案,碑额印刻篆书“皇清”二字,碑文记述了马融、马援、马超的生平概况。如今海外马姓族人把杨凌马援祠当成了宗族圣地,台湾、马来西亚等地华人多次来到杨凌祭祖。在马援祠前,就立着两块祭祖纪念碑,马援祠已经成立杨凌和海外华人联系的一个纽带。

马援墓  马援墓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西3.5公里的伏波村旁,是一座圆形夯土堆墓,高约10米,直径约10米,墓前有“汉伏波将军马公墓”和“始祖伏波将军马公援墓”、“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援墓”石碑各一通,精美石雕一块。

伏波庙  在湖南省渌口镇湘江分流渌江边,有一处为马援建造的公园,名伏波公园(庙),本地人视马援为心中的“守护神”,毛主席曾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伏坡公园寄宿一晚。  后唐武安军节度使马殷,尊马援为先祖,奏请唐王恩准伏波将军马援为昭陵(灵)英烈王。  唐明宗天成二年(公元927年),马殷踞湖南时,在伏波岭立神祠,名曰 “伏波祠”,又称 “大王庙” 。  另在广西横县也有一座伏波庙,位于横县云表镇站圩东南3公里的郁江乌蛮滩北岸,距县城28公里,是为纪念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平定叛乱、定疆界、在乌蛮滩疏河通航而建的一座祭祀性建筑。始建年代不详。

伏波祠  雷州伏波祠又名伏波庙,位于雷城南亭街,始创于东汉,是岭南古老祠庙之一,属雷州市文物保持单位。祠内敬奉西汉邳离侯路博德及东汉新息侯马援两位伏波将军。

推荐古诗: 关山月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送路六侍御入朝三台令(不寐倦长更)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春晓清明日宴梅道士房汉江临眺终南山

推荐诗句: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败柳残花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俾昼作夜  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伯仲之间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 不避斧钺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不啻天渊  不啻:无异于。渊:深潭。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比喻差别极大。
  • 不欢而散  很不愉快地分手。
  • 不惑之年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