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后入唐太子李建成掌管图籍的太子洗马官。太宗即位后,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贞观十七年病卒于任。魏徵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作为太宗的重要辅佐,他曾恳切要求太宗使他充当对治理国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人尽职的“忠臣”。每进切谏,虽几次极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太宗也为之折服。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事,劝戒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清静无为、“仁义”行事,无不受到采纳。贞观十三年(639)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推荐古诗:
题乌江亭、
听颖师弹琴、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青玉案(梵宫百尺同云护)、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宿建德江、
塞上曲、
西施咏、
别云间(三年羁旅客)、
春晴怀故园海棠(竹边台榭水边亭)
推荐诗句: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暗室亏心 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
- 安常履顺 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同“安常处顺”。
- 安若泰山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 鞍马劳神 形容旅途劳累。同“鞍马劳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本塞源 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 白璧青蝇 白璧:洁白的玉,比喻清白的人。青蝇:比喻佞人。比喻善恶忠佞。
- 百念皆灰 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北面称臣 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波谲云诡 谲:诡:怪异,变化。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