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是刘安的思想的集大成者,研究刘安必须研究该著作。《淮南子》又被称为《淮南鸿烈》或《鸿烈》,是刘安在做淮南王时,“招致宾客方士数千人”撰写而成的。《淮南子》原为鸿篇巨制,共有“内书”21篇、“外书”33篇和“中书”8卷,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轴,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等多个领域,是汉代道家学说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流传至今的《淮南子》仅仅只剩下“内书”21篇了。
淮南王刘安带着满腹的怨恨和遗憾,匆匆走上了不归之路,但这位博学之士却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被近代学人梁启超称誉为“汉人著述中第一流”的划时代巨著《淮南子》。
《淮南子》吸取了《老子》、《庄子》,特别是《黄老帛书》的思想资料,成为集黄老学说之大成的理论著作,它不仅对“道”、“天人”、“形神”等问题提出了独特见解,同时又在继承春秋时的“气”说与战国中期稷下黄老之学的“精气”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元气论”的概念和系统的宇宙生成论。作为西汉时期一部影响巨大的社会百科全书,《淮南子》所蕴含的史学研究价值和丰富的精神智慧,仍有待我们后人去进一步挖掘。
另外很有趣的是,明朝罗颀在《物原》中提到前汉书刘安做豆腐的记载。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市火车站广场前还有刘安的骑马雕像,每年九月有豆腐节。
注:语文课本七年级下册课文(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这本书。
推荐古诗:
南陵别儿童入京、
奉和思黯自题南庄见示兼呈梦得、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蝉、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浪淘沙(好梦最难留)、
狼星四首(爝火犹争焰)、
破阵子(千里茫茫若梦)、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推荐诗句: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熬清守谈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背城一战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卜夜卜昼 卜:占卜。形容夜以继日地宴乐无度。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知好歹 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计千心 指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