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创作背景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江汉创作背景

江汉创作背景

查看江汉全诗

  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这时他已五十六岁,北归无望,生计日蹙。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是漂泊流徒的标志。尽管如此,诗人孤忠仍存,壮心犹在,此诗就集中地表现了一种到老不衰、顽强不息的精神,十分感人。

  《瀛奎律髓》云:“味之久矣,愈老而愈见其工。中四句用‘云天’、‘夜月’、‘落日’、‘秋风’,皆景也,以情贯之。‘共远’、‘同孤’、‘犹壮’、‘欲苏’,八字绝妙,世之能诗者,不复有出其右矣。公之意自比于‘老马’,虽不能取‘长途’,而犹可以知道释惑也。”

推荐古诗: 野田黄雀行忆江上吴处士乐游原陇头吟鹿柴宿野庙(众响渐已寂)亥年残秋偶作(曾惊秋肃临天下)南歌子(山与歌眉敛)别滁(花光浓烂柳清明)潇湘引

推荐诗句: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热文成语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方呼应  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道而驰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乐相马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 不辨真伪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 不近人情  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言状  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 不能赞一辞  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