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宁是两宋之际的爱国词人。他曾为国奔波,靖康初年征天下兵,王以宁从鼎州借来援兵,解太原围。建炎中以宣抚司参谋兼襄邓制置使,升直显谟阁。后因事被贬台州、潮州。至1140年(绍兴十年)复右朝奉郎,知全州。这首词是为献给知汉阳军事而写的,“使君”是对州郡长官的敬称。这位汉阳军的长官,是王以宁志同道合的老友,阔别十年,又相逢了,面对大别青山(在汉阳县东北),感慨万端,于是写下这首慷慨的词。
推荐古诗: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
临江王节士歌、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行香子(一叶舟轻)、
入塞(荒云凉雨水悠悠)、
贝宫夫人(丁丁海女弄金环)、
感讽五首(石根秋水明)、
望海潮(东南形胜)、
牡丹江、
卜算子(松竹翠萝寒)
推荐诗句: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笔直书 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过尔尔 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
- 不堪造就 指没有培养前途。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八府巡按 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见于戏曲、小说,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