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卦的主题是告诫人们不要有非分之想,不要胡作非为,思想和行为都要合于正道。换句话说,就是要想得正,行得端;反过来说,就是人正不怕影子歪。
这个立意不能说不好。讲究“思无邪”、名正言顺、光明正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总是用各种理论、例证、乃至说教来加强和提高人们的自觉性,通过个人人格的修养,来确立人们心中的道德 律令、行动准则。
但是,道德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社会行为的规范还必须辅之以律法,月一定的强制措施来制约那些越轨者。况且,道德的说教对某些人(包括历代统治者)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有口是 心非、阳奉阴违的人,以及敢于公开挑战道德准则的人。因此,善良的愿望总得配合着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度,才会如愿以偿。
推荐古诗:
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
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
孟城坳、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绝句(扁舟明月两峰间)、
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
水龙吟(开时不与人看)
推荐诗句: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拨云见日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存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 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