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少壮从军马上飞,身未出家心依归。年老头陀秋山住,犹忆当年射虎威。
注释①雪山童子:亦称雪山大士,原本是释迦牟尼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在雪山苦行时的称谓。该诗用以比喻头陀师未出家时。缁衣:僧人所穿之衣,紫而浅黑,非正黑。②头陀:梵语Dhata之音译,又作杜荼、杜多,意译有抖擞、抖拣、浣洗等,意为去除衣服、饮食、住处三种贪着之行法。俗则称僧人之行脚乞食者为头陀。此诗取前一意。
推荐古诗:
塞下曲六首(五月天山雪)、
邯郸冬至夜思家、
湘中、
骄儿诗、
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
赞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
水调歌头(久有凌云志)、
菩萨蛮(柳庭风静人眠昼)、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出都(重入修门甫岁馀)
推荐诗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山无陵,江水为竭、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蔼然可亲 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云孤飞 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波涛汹涌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 不白之冤 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见棺材不落泪 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端倪 端倪:头绪。找不着头绪。形容变化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