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对柳亚子《寄怀润芝先生,兼呈伯渠、玉章、必武、特立、曙时诸老》一诗的和答,最初发表于重庆《新华日报》。1941年,蒋介石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惨案;日寇则一边威逼利诱蒋介石,迫其投降,一边掉转枪口,指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日寇集中了60%的兵力压进抗日根据地,在根据地大肆烧杀抢掠,企图一举扑灭抗日火焰,而且汪蒋暗中勾结。在蒋的授意下,大批国军摇身一变,加入汪精卫的伪军来共同参与对根据地的扫荡“围剿”。在这种铁壁合围的严峻形势下,延安和其它根据地都遇到空前危机,面积、人口和军队都大幅度减少,抗战暂时落入低潮。但共产党人并没有为困难所吓倒,而是极力克服困难,坚持抗战,顽强顶住内外双重逆流。董必武和办事处的其他同志,依然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因此虽逢抗战低谷,仍然济济叶堂欢度新年,董必武并即席赋诗以志庆贺。
推荐古诗:
宫词、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汉江临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终南山、
碧云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霜风(十月霜凤吼屋边)
推荐诗句: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熬清守谈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聱牙诘屈 聱牙:不顺口;诘屈:曲折。形容文辞艰涩难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面莹澈 比喻精明练达,洞察一切。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瞅不睬 不看也不答理。
- 不差毫厘 不差一毫一厘。
- 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