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读解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四节读解

第四节读解

查看第四节全诗

  利害关系问题历来是孟子所反对谈的,《梁惠王》第一章是孟子去见梁惠王的一次谈话。作为七雄之一的魏国国君,梁惠王关心的是如何有利于他的国家,然而孟子却不是这样认为,既然有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和寻求最佳的行事方式,那为什么不去寻求最佳的行为方式与其他人、其它国家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呢?如果寻求到最佳行为方式,如果能与其他人、其它国家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利益不也是就在其中了吗?!所以孟子说,有“仁、义”也就够了。利害关系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一种行事方式,也就是说,人们面对每一个新的选择时,都要考虑的一种选择,看是否与自己有利害关系。这种利害关系也可以称为现代的价值观。也就是《里仁》篇里子游所说的“事君数”的问题。现代人动不动就拿自己的言行来与社会商品比较,看自己的言行有没有价值。也就是说在利己或是利他的情况下,用社会商品的价值来判断自己的言谈举止,以确定划得来划不来,以确定自己是否继续或停止行动。依照孔子的意见,在寻求与人相互亲爱的过程中找到一种最佳的行为方式,也就没有利害关系了。

  因此,孟子认为,依照社会行为规范来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就是一种最佳行为方式。这就是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问题。

推荐古诗: 赠渔父晚泊浔阳望庐山田园乐七首(桃红复含宿雨)早春行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昭君怨(午梦扁舟花底)沁园春(独立寒秋)五律(外侮需人御)西江月(点点楼头细雨)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

推荐诗句: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新领异  指创立新意,提出独特的见解。
  • 百花齐放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 闭口不言  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不避斧钺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知纪极  纪极:终极,限度。原形容贪得无厌。亦表示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