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教祈求众生都能完成无上正觉,僧徒不但自身避恶从善,而且劝人弃恶就善。一些僧人还写有劝戒诗。这种诗因为旨在劝戒,所以语言一般比较通俗浅显,且常借某种事物以为缘起,极尽殷殷劝戒之意。定渚写的《咏鹦鹉》就是这样的诗。
此诗有两层意思:一是警告人不要人云亦云,“随人语”,搬弄是非,而应该明白并相信,“人心有是非”,各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这是站在世俗立场对世人的劝戒。另一层是站在释教的立场,佛门的角度,要僧徒、佛众跳出世人的是非圈,把定自性,捐弃世俗的语言,不让它沾污自性的清净。为了说清这个道理并让人接受,作者选取鹦鹉这一富有特征的形象加以描摹、刻划、渲染,使道理蕴含在形象之中,为人所自然领悟。
此诗的前两句是对鹦鹉形象的描摹。鹦鹉罩在美丽的饰金的笼里,有着一身漂亮的羽衣和仪容,容易引起人的好感。它还有喉舌,可把各种事情说得天花乱坠,叫人非听非信不可。“羽仪”也好,“喉舌”也罢,全都是它迷人的手段。针对这情况,后两句提出劝戒,强调随人语的祸害。话是对鹦鹉说的,实际上是在对人说的。
此诗用的是托物寓意的方法,既形象生动,易为人所理解,又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推荐古诗:
乐仙诗派、
南湖春早、
秋夕、
日射、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
采莲曲、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汉江临眺、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推荐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八面威风 各个方面都很威风。形容神气足,声势盛。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思不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不根之论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 不敢旁骛 形容全力做一件事,不敢分心到别的事里面去。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入耳 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 不吝赐教 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赞一词 一句话也不说。
- 不足为外人道 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