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争夺天下,没有不广泛搜罗四方游说的人才的。但六国所任的相国,都是他们的族人和本国人,如齐国的田忌、田婴、田文、韩国的公仲、公叔,赵国的奉阳君,平原君,魏王甚至任用太子为相国。只有秦国不是这样。最初和秦国商讨大计,追被削平其他国家以开创霸业的是魏国人公孙鞅(商鞅)。其他如楼缓是赵国人,李斯是楚国人。秦王都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他们,而没有一点疑心,之所以最终能兼并天下,便是依赖这些人的力量。燕昭王任用郭隗、剧辛、乐毅,几乎灭掉了强大的齐国,剧辛、乐意都是赵国人。楚悼王任用吴起为相国,诸侯都恐惧楚国的强盛,而吴起却是卫国人。
推荐古诗:
李都尉古剑、
琵琶行并序、
题海图屏风、
醉时歌、
游太平公主山庄、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齐州送祖三、
终南山、
得乐天书
推荐诗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半间不界 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经之谈 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回首 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 不可言宣 言:言语;宣:发表,表达。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
- 不劳而获 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