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创业之时,必须有同心同德的杰出的辅佐之臣,能使一代王朝垂世长久,否则,就不足称为一代杰出的大臣。伊尹、周公就是这样两个人物,他们的事迹可以从《 诗经》 、《 尚书》 考知。汉时,萧何辅佐汉高祖,他们才进入关中,萧何就把秦朝宰相府、御史大夫府中的律令图册收集起来,认真研究,以便详细了解当时天下的要塞,全国户口的多少,强弱之所在,百胜疾苦。汉高祖最初被项羽分为汉王后,想攻项羽,大将周勃、灌婴、樊会都支持他的想法,而萧何独有自己的见解,他说:“现在我们军队不如项羽,已是百战百败了,我希望大王您先称王汉中,夺取巴蜀之地作为后方,然后收复关中。”汉王采纳了他的建议。这是刘氏兴亡的最为重要的一个谋略,萧何又推荐出身卒伍的韩信为大将,让他独当一面,平定了魏、赵、燕,齐等国故地,使汉高祖刘邦无后顾之忧,得以专心与楚项羽决战;萧何死时,引荐曹参代替白己为宰相,使汉初政策较为稳定地执行下去;萧何还在入关中后与百姓约法三章,废除秦朝的许多暴政,以此收抚百姓之心,申明汉朝之德,他的所做所为,为四百年的汉王朝,奠定了基础。在唐代,房玄龄辅佐唐太宗也是如此,房玄龄最初在秦王李世民府,他吸收很多有才干的人物,把他们招致到秦王府中,在争夺皇位斗争中,他为秦王秘密交结诸将,又引荐杜如晦参与运筹帷幄。等到李世民即皇位,房玄龄则为宰相,他又致力于国家治理,使地方安定从而使天下大治,用租庸之制使天下财阜殷丰,用八百府、十六卫的府兵制作为国家的基本军制,他又把谏的职责长付给王硅、魏征,把兵权托付给李靖、李勣,他统御夷狄之族,任用贤才都很有办法。可以说,唐朝三百年的基础是房玄龄奠定的。后来,唐朝在地方设置节度使从而破坏了地方上的安定,变租庸调制为二税法使国家财政受到影响,改府兵为旷骑、诸卫为神策军,使原来的军政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唐王朝虽有名臣良辅,也难以挽救其灭亡的命运。大宋朝韩王赵普辅佐太祖也是如此,为了控制方镇,削减方镇的地盘,抑制其势力,设置转运使、通判等官职掌握地方财权,使地方无财力与中央抗衡,又命京官为地方的知州、知县,使地方官不能结党营私,把那些功臣宿将集中到中央只给他们些虚职,不让他们掌握军权,把天下的晓勇军队都集中在京师,强干弱枝,不使地方拥兵自重。此外,关于建法立制,量官用人等,他的所做所为,直到今天我朝还有赖于此。这三位君子以后,以天下为己任,光明正大者,历代都有,这就是所说的一时之良相。萧何的孙子有罪且无后代,传六世而国绝,汉朝就继续封他,我大宋朝对韩王赵普的后代也很照顾,从不曾忘却。只有房玄龄死后不到十年,因其子犯罪,被收回封爵,停止其在宗庙中配享的特权,到唐亡为止也没有续封其后人,唐王朝对功臣的恩患也太少了。
推荐古诗:
宿紫阁山北村、
代赠二首之一、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
舟中晚望、
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
春中田园作、
黄花川、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和侄女王城(东风未肯入东门)
推荐诗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八珍玉食 泛指精美的肴馔。
- 白云苍狗 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山起楼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 不法古不修今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端倪 端倪:头绪。找不着头绪。形容变化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