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读解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四十一节读解

第四十一节读解

查看第四十一节全诗

  从本篇一开始讲“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一直下来,孟子都是围绕着尽心知命与行为方式间的关系而言的,所以公孙丑感到很难。确实,要真正懂得尽心知命,是很难,但是,一旦能尽心能知命了,一切都不难了。就象高明的工匠不会为了笨拙的工匠而放弃准绳和墨斗,羿不会为了笨拙的射手而改变自己弯弓的限度一样,人的本性、本能、本质也是不会因人而异的。人人都一样!不会因为我说我笨,我的本性、本能、本质就会改变,我的命运就会改变,我的人生规律就会改变。孟子在本篇第二章里曾说过,人人都知道岩石和危墙之下不能站立,所以人人都选择了不去岩石和危墙之下站立的行为方式,这就叫知道命运。万事万物都有命运,这个命运不是别的,就是现代人所谓的规律。人都有生老病死,这就是命运,也是规律。任何事情都有开始和终结,植物也是这样,人也是这样。出生了也就意味着终是要死亡的,这是地球上万物的生长规律。而为人师者在尽心知命上,只能引导学生而不能对学生的行为方式发表见解。也就是说,老师只能告诉学生说,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方式,什么是错误的行为方式,而不能对学生的行为方式指手划脚。因为每个人所处的地位、立场、角度不一样,所面对的人物不一样,所在的环境不一样,因此很难说某个学生的某个行为方式是对的还是错的。而当老师的呢?“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推荐古诗: 结客少年场行夜筝(紫袖红弦明月中)夜雨寄北采莲曲咏风田园乐七首(采菱渡头风急)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声声慢(寻寻觅觅)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推荐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暗昧之事  指见不得人的丑事。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本小利微  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兵在其颈  刀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 博士买驴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伯埙仲篪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 不打不成相识  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 不堪入耳  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 不伦不类  不伦:不同类。既非这一类,又非那一类,形容成样子或没有道理。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