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燕王哙既立翻译

燕王哙既立翻译

查看燕王哙既立全诗

  燕王哙肆位之后,苏秦在齐国被杀。苏秦在燕国的时候,曾与燕国的相国子之结为亲家,并且苏代与子之也很有交情。等到苏秦死后,齐宣王又任用了苏代。燕王哙三年,燕国同楚国及韩、赵、魏三国进攻秦国,失败而好。当时子之做燕国相国,权力很重,专断国事。苏代替齐国到燕国出使,燕王问苏代说:“齐宣王怎么样?”

  苏代说:“一定不能称霸。”

  燕王说:“为什么?”

  苏代回答说:“他不信任自己的大臣。”

  苏代想以此激发燕王,让燕王重用子之。从此燕王果然更加信任子之。子之于是送给苏代百金,听从苏代的驱使。鹿毛寿对燕王说:“不如把国家的权铡让给予之。人们称尧为贤者,是因为他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坚决不接受,这样尧就有让位天下的美名,实际上并没有失掉天下。观在大王把国家让给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这样大王就有了同尧一样的品行。”

  燕王于是把整个国家的权力都交托给子之,子之的权势更大了。又有人对燕王说:“禹传位给伯益,让启做伯益的官吏,禹老的时候,认为启不能统治天下,就把国家的大权传给了伯益,启和他的党羽杀死了伯益,夺取了天下,这样禹名义上把天下传给伯益,而实际上是让启自己夺取天下。观在大王说把国家交给子之,而那些官吏没有不是太子的人,这是名义上把国家交给了子之,而实际上是太子执政。”

  燕王于是收回三百石以上俸禄的官吏的大印,把这些大印交给予之。子之面南称王,处理国事,而燕王哙因年老不能处理政事,反而傲了臣子,国家大事一概由子之决断。子之执政三年,燕国大乱,百姓痛恨。将军市被、太子平一同谋划,准备攻击子之。储子对齐宣王说:“趁此时机进攻燕国,一定能攻破燕国。”

  齐宣王于是派人对太子平说:“寡人听说太子在商议大事,准备废除私权确立公理,整顿君臣大义,端正父子之位。寡人的国家太小,不能为您先后奔走。虽然如此,还是愿意听从太子的命令。”

  太子平于是计数党徒,聚集人众,将军市被围攻壬宫,攻打子之,没有攻下。将军市被又和百姓一道攻打太子平。后来将军市被被杀死示众,燕国国内的动乱持续了几个月:死去的人达几万人之多。燕国人都痛恨这场内乱,百姓人心离散。盂轲对齐宣王说:“观在进攻燕国,这正是文王、武王伐纣的时机,不可失掉。”

  齐王于是派章子率领齐国军队,依靠齐国北部的百姓进攻燕国。燕国士兵不愿打仗,连城门都不关,燕王哙被杀死。齐国大胜燕国,子之也被杀死了。两年后,燕国人拥立公子平,这就是燕昭王。

推荐古诗: 早发白帝城过华清宫(新丰绿树起黄埃)筹笔驿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捣练子令(深院静)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白石滩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念奴娇(水天空阔)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

推荐诗句: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柳絮风轻,梨花雨细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昂首伸眉  伸:扬。抬头扬眉。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笨嘴拙舌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 闭门羹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碧海青天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