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京都全盛之时,中央机关各署的老官吏,大多能够识得事体,熟习共制丸掌效,当时有个孔目的官吏,每当学士们代拟的制书的草稿写出来,一定伏案仔细研究,有疑误之处就告诉当事者。刘嗣明曾作过一篇《 皇子剃胎发文》 ,用了克长克君的话,孔目吏拿着稿子来请教此话怎讲,嗣明曰:“这句话是说能做长能做君的意思,完全是好的颂辞。”孔目吏拱手致谢,说:“大内里面读文书不象这样,最憎恨触犯语言,忌讳,克冠同音,很可能被理解成既翘长又姐君,这句话不能用。”嗣明惊然恐惧,赶快换成了其他的话。靖康那一年都城被敌人包围,御敌器甲都破敝了。有人说太常寺存有旧的祭服数十套,听说没有什么用处了,可以用来衬垫铠甲。太常少卿刘珏就起草奏章想着把它们献给朝廷,把奏章的直稿交给掌管文书的吏员抄写。那位吏员写字工笔楷书,速度又快,平常未曾出错,刘珏就要上马,站着等奏查,送来之后一看,却在签署明官衔方掉了两个字,催促他赶快重写,一直写了三回,其错如故。刘珏发了脾气斥责他,书吏迟疑不决地谢罪道:“本来不敢写错,但因小人我内心里有点拘虚之见,根据《礼记》 记载,‘祭服坏了就把它烧掉’。现在国家处于危急之中,实在不应该以平常时候的老规距办事,可是礼部宫员的职分所关,应当按礼制行事。少卿这样做固然是体谅国家的困难,不如等朝廷来索要再交上去,那样要比自己首先违背礼制去进献的好。”刘珏感到惜愧、慨叹再三,中止了这件事。后来经常同人谈起,嘉许赞赏那位书吏的一片苦心,现在的办事人员,即便是在公卿府中担任高级职位的吏员,了解中央各部机关的掌故,也只能是用来扇动虚浮不实的风气,追求呷人的钱财谢礼,以之为业;至于处理文书、办理公务,竟然全然不懂,再找象二述那两个人,哪能找得到呢!
推荐古诗:
云居寺孤桐、
宿江边阁、
除夜作、
梅村(枳篱茅舍掩苍苔)、
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
水调歌头(才饮长沙水)、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行香子(一叶舟轻)、
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
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推荐诗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热文成语
- 安闲自在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版版六十四 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 布衣韦带 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 百忍成金 形容忍耐的可贵。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
- 败不旋踵 形容很快就遭到失败。旋踵,转动一下脚后跟。
- 柏舟之誓 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亦作“柏舟之节”。
- 败井颓垣 犹言房毁墙坍。形容村舍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