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亲爱,国与国之间亦是如此,但整个春秋时期三百年间,诸侯们都是征来伐去。尽管他们都知道要建立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如齐桓公九盟诸侯,但他们为了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不惜牺牲几十、几百万人民的生命,弄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使整个中原地区混乱无比。这就是没有尽心知命!因而他们选择不到最佳行为方式。就“征伐”而言,只有周王能征伐各诸侯国,各诸侯国之间是不能相互征伐的。要征伐,就不是最佳行为方式,而采取不是最佳行为方式的行为,必然就不会成功,也必然不能王天下。要想王天下,就必须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才能使“王道”成功。历史也证明,不仅春秋时期如此,战国时期亦是如此,即使秦始皇之王天下,也不是王道,而是霸道。而“霸”天下,则是短命的。
推荐古诗:
忆东山二首其一、
放鱼、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
书怀、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邻儿半夜哭(邻儿半夜哭)、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
水调歌头(久有凌云志)、
另一种传说(死去的英雄被人遗忘)、
减字木兰花(维熊佳梦)
推荐诗句: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营下寨 安、下: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眉赤眼 比喻平白无故。
- 百孔千疮 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鼓之皮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 备位充数 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充数: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