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读解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十四节读解

第十四节读解

查看第十四节全诗

  本篇说了十几章,说到这里,才点出“爱民”是最重要的,因为诸侯们、大夫们有一种误解,认为只有社稷国家才是最重要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维护社稷国家而行为。孟子认为这种看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因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人民,或者说没有群聚的人民,是不成其为一个国家的。只有很少的人民散居在山野,能叫社稷国家吗?所以,一切的一切都应该围绕着人民而行为。只有这样爱民,人民才能群聚而居,才能形成一个国家。所以,“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思想也就与现代提出的“人民的公仆”是同一个意思。人民是主人,统治者、领导人才是人民的仆人,怎么能把仆人的位置摆在重要的地位上呢?因此,诸侯危害到社稷国家,就要另外改换,因为诸侯只是一个人,只是人民的公仆,是可以改换的,而人民却是不可改换的。祭祀土神和谷神亦是如此,在古代都有这种供奉的习俗,但孟子认为,信神亦不可迷信,这个神,这些神,如果不能保佑民富国强,我们宁可不信它!这才是尽心知命而懂得爱,才能采取的最佳行为方式。

推荐古诗: 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南征春梦歌(春梦随云散)正月崇让宅江亭夜月送别二首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归嵩山作过香积寺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行香子(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推荐诗句: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爱生恶死  恶:厌恶。喜爱生存,厌恶死亡。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首之心  老年时的壮志。
  • 奔逸绝尘  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俾昼作夜  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稼不穑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