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与《热海行》作于同时,这个崔子是否就是崔侍御也很难说。全诗采用了诗家惯用的对照手法。前二句写崔子获归长安的喜悦,后二句写自身仍得滞留异域的苦闷。这一喜一忧都反映出久戍塞外之人的恋乡心情。由于写喜用“扬鞭只共鸟争飞”,写苦用“雪里题诗泪满衣”,极为形象,渲染非常得力。为人所爱赏。
推荐古诗:
出塞作、
送别、
减字木兰花(维熊佳梦)、
采桑子(画堂灯暖帘栊卷)、
采桑子(昭阳忆得神仙侣)、
凤栖梧(蜀锦地衣丝步障)、
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
玉女摇仙佩(飞琼伴侣)、
陶者(陶尽门前土)、
采桑子(烟迷露麦荒池柳)
推荐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同末异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 禀性难移 本性难以改变。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乏先例 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哼不哈 不言语,该说而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