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自以为秉天命而轻易战胜了燕国,于是便向孟子炫耀。而孟子却认为这不是天命,只是燕国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苦海中,齐国的军队消灭了残暴的燕王,人民当然箪食壶浆来迎接,换做另外一个国家,或秦国、或楚国,人民仍然会箪食壶浆来迎接,所以这并不是齐国秉承了天意。而齐宣王如果不用爱民的政策去帮助燕国人民,而使人民再陷入更加水深火热的苦海中,那么燕国的人民同样会箪食壶浆以迎接其它诸侯国的军队,或者会迁徙到其它国家。所以,以爱民的政策来治理国家,才是最重要的。
推荐古诗: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湘中、
采莲曲、
孟城坳、
江上渔者、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定风波(好睡慵开莫厌迟)、
七律(别梦依稀咒逝川)、
行香子(一叶舟轻)、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华发寻春喜见梅)
推荐诗句: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昂藏七尺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安常习故 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 暗度金针 度:通“渡”,过渡,引申为传授。后用于比喻秘诀。又借指幕后交易。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唇递舌 挑拔是非。
- 必恭必敬 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并行不悖 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 补偏救弊 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 补阙灯檠 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