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南方的习俗迷信鬼神。狄青带兵征讨侬智高的时候,大军到达桂林的南面,狄青焚香祝祷:“这次讨蛮不知道胜负如何?”于是就取出一百个铜钱拿在手里,与神相约说:“如果出征能够获胜,那么这一百个铜钱全部都是正面朝上。”他手下的将领极力劝阻他说:“如果掷钱不能如意,恐怕会严重影响军心士气。”狄青没有接受劝阻,在数万军士的围观注视之下,只见狄青猛然挥手一掷,一百个铜钱洒满一地,每个铜钱都是正面朝上的,一时之间军士们欢声雷动,响彻山林。狄青也非常高兴,让副将取来一百支铁钉,将铜钱钉在原地,并覆盖上青纱,亲手加上了封条,然后向神明祝祷:“等我凯旋而回之后,一定重新感谢神明,取回铜钱。”在平定南蛮胜利凯旋之后,狄青果然实现诺言,回来取那些铜钱,他的幕僚在检视那些铜钱时,才发现原来那些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的。
评译 桂林路途险要,军士们人心惶惶,因此狄青借神明的力量来提振士气。
注释①钱面:明代以前铜钱仅一面有文字,称面。
推荐古诗: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答微之咏怀见寄、
塞上听吹笛、
山石、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遣悲怀三首、
己亥杂诗(秋心如海复如潮)、
颐和园词(汉家七叶钟阳九)、
卜算子(风雨送春归)、
七律(红军不怕远征难)
推荐诗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挨冻受饿 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竭我盈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并行不悖 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 病民蛊国 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乐相马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