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象生动,语言简练,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还写了不少政论和哲学论文;在诗歌创作上,善于用简朴疏淡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他的诗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
唐顺宗时期,唐朝国势日衰,柳宗元胸怀济世之抱负,参与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运动,但遭到失败,柳宗元也因此被贬为永州(今属湖南)司马。在永州的十年(805--815)期间,他大量地接触下层,积极了解人民的疾苦。《捕蛇者说》即写于永州。
推荐古诗: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别薛华、
木兰柴、
读史二十首(回首西陲势渺茫)、
齐天乐(天涯已自愁秋极)、
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
清平乐(风云突变)、
菩萨蛮(柳庭风静人眠昼)、
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
推荐诗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 班门弄斧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成三瓦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 不丰不杀 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布衣黔首 布衣:封建时代平民的别称;黔首:战国及秦代对人民的称谓。古代指一般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