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选自《逊志斋集》卷六。文章以天台生被群蚊叮咬,责骂童子为引子,引出童子的一段尖锐的答话。话中指斥了剥削者比蚊子尤为厉害,“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离流于道路”,血淋淋的剥削压迫事实,比蚊子叮人更为残酷。更为甚者,他们的“呼天之声相接”,但却“无恤之者”。但作者只是站在传统儒家仁政思想的基础上来说的,不可能认识到阶级的压迫与剥削。文章绘声绘色,写得颇为生动。
推荐古诗:
秋浦歌十七首、
(七言绝句)沈下贤、
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
听流人水调子、
凉州词、
和侄女王城(东风未肯入东门)、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贺新郎(挥手从兹去)、
满庭芳(归去来兮)、
南乡子(凉簟碧纱厨)
推荐诗句: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病歪歪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 博大精深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薄物细故 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指微小的事情。
- 不负众望 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 不敢掠美 掠:掠夺。不敢掠夺旁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