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明朝时期辽阳女真人南下剽掠,到了一户人家中,这户人家中的男人都不在,只有三四名妇人在室内。但是山贼不明白屋内的状况,因此不敢贸然闯入,于是先在院子中向屋内发箭恐吓,屋内的两名妇人分别拉着绳的两端,另一名妇人把箭放在绳子的中央,从窗口向外射箭还击,发射了几箭之后,山贼仍然没有退却,但是妇人手中已经没有箭可以发射了,于是就故意大声喊道:“拿箭来!”接着就将一捆麻秆丢在地上,乍听之下仿佛是箭。山贼听后大吃一惊:“他们箭多,不容易制服。”于是退走。
评译
几位妇人牵绳发箭,居然将贼人击退了。看来贼人没有不害怕人的,人有时候就是本身太过于怯懦了,才会让贼人得利。
注释①辽阳东山虏:指明朝时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人。
推荐古诗:
沐浴子、
竹枝(巴东船舫上巴西)、
念昔游、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满江红(小小寰球)、
无题(大江歌罢掉头东)、
别诸弟(梦魂常向故乡驰)
推荐诗句: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本塞源 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笔饱墨酣 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耻最后 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凡几 凡:总共。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