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公元761年(上元二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推荐古诗: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南征、
游太平公主山庄、
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登科后、
田园乐七首(采菱渡头风急)、
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
薄命司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
推荐诗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板上钉钉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 版版六十四 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炳烛夜游 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惑之年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思议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