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以连横说秦》出自《国策》,即《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纵横家的说辞及权变故事的汇编。
苏秦是战国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他先以连横之策游说秦王,备受冷落;后又以合纵之术游说赵王,大获成功。时而连横,时而合纵,没有固定的政治主张,只为取卿相之尊而奔走,是典型的政客形象。“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以忽乎哉?”这正是纵横家人生追求的肺腑之言。
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尔虞我诈,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纵横驰骋,朝秦暮楚,以逞其智能,获取功名。本文记载了苏秦始以连横之策说秦,而其说不行,于是发愤读书、终于相赵的故事。其中刻划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策士形象。正如南宋鲍彪所说:“(苏)秦之自刺,可谓有志矣。而志在金玉卿相,故其所成就,适足以夸嫂妇。”(《战国策注》)为使人物个性鲜明突出,作者移花接木,将苏秦游说路过洛阳,周显王“除道效劳”(元吴师道注)的史实,移植到其亲属身上,以亲属的前倨而后卑,映衬苏秦的前窘困、后通显,并以前抑后扬的对比表现,造成讽刺当时世态人情、社会风气的强烈效果。此外,文中写苏秦的说辞,铺陈夸饰,气势充盈,可视为汉赋铺张扬厉文风的滥觞。
推荐古诗:
轻肥、
雪晴晚望、
采莲曲、
杂诗、
浣溪沙(道字娇讹语未成)、
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
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
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
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桂枝香(登临送目)
推荐诗句: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按名责实 按照事物名称,要求与实相符。
- 昂首伸眉 伸:扬。抬头扬眉。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拔刀相助 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山夜雨 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无禁忌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 百折不挠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