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滑稽列传》记了淳于髡、优孟、优旃三人的故事,但对三人活动的年代,记载了有明显的矛盾和错误。如说淳于髡是齐威王(前356前320年在位)时人,优孟是楚庄王(前613前591年在位)时人,优旃是秦时人,秦亡(前206年)后归汉,数年而卒。可是原传却又说淳于髡后百余年有优孟,优孟后二百余年有优旃。这是太史公的疏忽。本篇只选了淳于髡的传。
“滑稽”一词的古义与今义并不全同。古义有多义性,屈原在《楚辞·卜居》中使用它带着贬义,有圆滑谄媚的意思;司马迁在《滑稽列传》里使用它带着褒义,有能言善辩,善用双关、隐喻、反语、婉曲等修辞手法的意思。这两种意义与今义都不尽相同,但又都有语义发展上的相承关系。
推荐古诗:
新婚别、
人日寄杜二拾遗、
寄韩潮州愈、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耶溪泛舟、
书事、
遣悲怀三首、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颂(春有百花秋有月)、
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
推荐诗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枕而卧 放好枕头睡大觉。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首空归 白了头发,空手回来。比喻年纪已老,学无成就。
- 百弊丛生 百:形容多;弊:弊端,害处。各种弊害都产生出来了。
- 百炼成钢 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补阙拾遗 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差毫厘 不差一毫一厘。
- 不耻最后 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