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每年六、七月间,江淮流域一带常出现一种大范围的连阴雨天气。这个时期的气温高、湿度大、风力小、多暴雨,常常是一、二十天难见阳光。这种连阴雨天气刚巧是出现在江南梅子黄熟的时期,所以人们称它为梅雨或黄梅雨。
柳宗元《梅雨》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思乡幽情。首联,写实景。梅子成熟时,正是江南晚春季节。阴雨绵绵,大地苍茫一片,这梅雨,有时一下就是十几天,甚至个把月。
在这样的季节里,一个长居江南的人也会感到愁闷,更何况是“俟罪非真吏”的流放囚徒?对这梅雨中的沉闷更加不适应,更是愁上加愁。作者在这一联写“苍茫”的梅雨,就给诗定下了“忧愁”的基调,这“忧愁”是沉沉地压在诗人的心头,挥不去,驱不散,化不开。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借苍茫细雨来抒发作者无边无际的思乡忧愁;蒙蒙、沉沉的细雨,就是作者那深深、浓浓的思乡之情。作者借景抒情,情随景生,景随情移,情景交融。诗中的一个“愁”、一个“梦”,点化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情与景紧密联在一起,是有独特沉郁的风格。
推荐古诗:
古风(大雅久不作)、
蓝桥驿见元九诗、
野老、
游太平公主山庄、
长相思(一重山)、
溪居、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庆清朝慢(禁幄低张)、
定风波(好睡慵开莫厌迟)
推荐诗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山无陵,江水为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纸黑字 白纸上写下了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悔改。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关锁国 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寒而栗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