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上行三首》是唐代刘禹锡的组诗作品。《堤上行三首》选取了日暮争渡、月夜对歌、酒家迎客这三个场面,描绘了江中商船来往不绝、江边居民安居乐业的兴旺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派兴旺景象的赞美之情。在这三首诗中,诗人没用一字来直接表达对自己所描写的景象的赞叹,但是却让人感觉出这三首诗字字都是对这种兴旺景象的礼赞。《堤上行三首》大约写于刘禹锡任夔州刺史到和州刺史时,即公元822年(长庆二年)到公元824年(长庆四年)。唐代的大堤是商旅荟萃之地,所以多声伎歌酒之娱、南来北往之人,是十分繁华热闹的地方。每到一地,学习当地的民歌,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或者描写当地的风土人情,是刘禹锡的一大优势。这一类的诗歌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占据很大的比例。这首诗描写了傍晚时分,大堤上常见的景象,选取极为普通的镜头,描写世俗生活的场景,语言质朴天然,不假修饰,而富有人情味,读来令人感到强烈的生活气息。所描写的事物如酒旗、樯橹、行人、桨声等,都是常见的生活物象。人们的活动也似乎是未加修饰的大堤生活中一个画面。但是诗人就是能够把这样普通的事物谱写成诗歌。这种取自生活、提炼生活的作诗态度使得刘禹锡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风貌。
推荐古诗:
燕台诗四首、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满江红(试问琵琶)、
素馨(金碧佳人堕马妆)、
桂枝香(登临送目)、
二月二十四日作(棠梨花开社酒浓)、
邯郸宫人怨(邯郸陌上三月春)、
残丝曲(垂杨叶老莺哺儿)、
立秋前一日览镜(万事销身外)
推荐诗句: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安老怀少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秉要执本 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 波谲云诡 谲:诡:怪异,变化。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 不当人子 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意思是罪过,不敢当。
- 不寒而栗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劣方头 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