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讲“上行下效”的问题,上梁正,下梁就不会歪,上梁不正,下梁跟着也会歪,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所以,作为统治者、领导人,也要象教师一样,为人师表,谨言慎行,给下面的人作一个好的榜样、表率。
推荐古诗:
夜雪(已讶衾枕冷)、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七律二首(绿水青山枉自多)、
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
青松(大雪压青松)、
明妃曲二首(明妃初出汉宫时)、
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石壁寺山房即事(望断南冈远水通)
推荐诗句: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口藏舌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补阙拾遗 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啻天渊 不啻:无异于。渊:深潭。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比喻差别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