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颁 王颁字景彦,是太原祁地人。 他的祖父王神念,梁代时任左卫将军。 他的父亲王僧辩,任太尉。 王颁少时风流倜傥,文武双全。 他的父亲平定了侯景之乱,留下王颁在荆州作人质,适逢元帝被周朝的军队所困陷,王颁因此入关。 当他听到他的父亲被陈武帝所杀后,大叫一声而昏厥,过了好半天才苏醒,醒后又哭声不断,他形容枯槁,骨瘦如柴。 服丧期间,经常粗茶淡饭,睡在藁草上。 周明帝嘉许他,授官左侍上士,累次升迁为汉中太守,不久官拜仪同三司。 开皇初年,因为王颁平定蛮人有功,加官开府,封为蛇丘县公。 他献上攻取陈国之计策,皇上看后很惊异,召他来相见,他谈完后就呜咽不已,皇上为之动容。 等到大举进攻陈国时,王颁请求同往,率领士兵几百人,跟随韩擒虎夜渡长江。 英勇拼杀而受伤,他担心自己不能再战,而伤心得呜咽起来。 夜中模模糊糊,梦见有人授药于他。 醒来时伤口不疼,当时的人认为是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 等到灭了陈国,王颁秘密召见父亲旧时的士卒,有一千多人,面对他们就哭泣起来。 其中有个壮士问王颁:“你是来攻取陈国的,现在灭了他的国家,已报仇雪恨了,但你悲伤不已,大概是陈霸先早死了,未能亲手杀了他的缘故吧?请让我们发掘他的坟墓,开他的棺烧他的骨,也可表达孝心。”王颁叩头以表感谢,以致额上流血。 又说:“他是帝王,坟墓很大,恐怕一夜难以发掘开,挖不到他尸体,而到了第二天早晨,事情就暴露了,那该怎么办呢?”大家请求准备锹锸,王颁一切准备就绪。 于是连夜就挖掘陈武帝的陵墓,打开棺材,见陈武帝须未脱落,发根都出自骨肉中。 王颁于是烧其骨,取其灰,投入水中而饮之。 接着以绳自缚,到晋王那里请罪。 晋王向皇上说明了当时的情形,高祖说:“我凭借道义而攻下陈国,王颁所做的,也是孝义之道,我怎么忍心问他的罪呢!”放下这事不再过问。 有司记录下王颁的战功,将要加封柱国,赐物五千段,王颁坚决推辞说:“我因为凭借国家的威势,才得以报仇雪恨,本心是徇私情的,并不是为了国家,给我的加官封赏,终究不敢接受。”高祖听从了他的意见。 后官拜代州刺史,很有惠政。 他母亲去世后离职。 后来又担任齐州刺史,死于位上,终年五十二岁。
推荐古诗:
蜀道难(噫吁嚱)、
宴桃源(落月西窗惊起)、
诸将五首(其二)、
初冬夜饮、
屏风绝句、
题菊花、
锦瑟、
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己亥杂诗(秋心如海复如潮)
推荐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白手起家 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鼓之皮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 半间不界 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 本相毕露 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并蒂芙蓉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 拨云见日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羁之才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