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分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卷二十七部分翻译

卷二十七部分翻译

查看卷二十七全诗

  令狐德棻,宜州华原人。父亲名熙,在隋朝曾任鸿胪卿。他祖先是敦煌县的豪门大姓。令狐德棻通晓文艺、史学。

  隋炀帝大业末年,要他当聄城长,碰上时局动荡,没去上任。淮安王李神通占据太平宫起兵响应高祖李渊,成立总管府,安排令狐德 棻任总管府记室。高祖进入关中,推荐他担任大丞相府记室。高祖武德初年,任起居舍人,提升为秘书丞。

  高祖曾经问道:“男人的帽子、女人的发髻、一样高大,为什么呢?”令狐德 棻回答说“:帽子、发髻在头上,是君主的象征。

  晋朝将要灭亡时,君主权势弱小,臣子权势强大,所以江北的女子,上衣窄小、裙子长大。南朝宋武帝刘裕登位,君主恩德庄重威严,上衣和裙子的大小比例随着也改变了。这是近代的例证。”高祖认为是这样。

  这时正是大乱过后,经典书籍散失,宫中资料残缺,令狐德 棻就请求高祖重新征购流散在各地的书籍资料,设立机构任命官吏整理补录。没几年工夫,图书典籍大致齐全。他又建议“:最近几个朝代没有编纂正式历史,梁、陈、北齐的文史资料还可做依据,至于北周、隋朝的史事记录大多脱漏缺损。如今还有耳闻目睹的人在,编纂史书可做依据;一旦时过境迁,事情都模糊不清,无法收集。陛下从隋朝接过帝位,隋朝继承北周的帝位,两代皇祖的功业多半建立在北周,如果不评议次第,各编一部正史,那么祖先的业绩、历代的功劳不能发扬光大,后世就不能流传了。”高祖认为是这样。于是诏令中书令萧蠫、给事中王敬业、著作郎殷闻礼主编魏史,中书令封德彝、舍人颜师古主编隋史,大理卿崔善为、中书舍人孔绍安、太子洗马萧德言主编梁史,太子詹事裴矩、吏部郎中祖孝孙、秘书丞魏征主编齐史,秘书监窦..、给事中欧阳询、文学姚思廉主编陈史,侍中陈叔达、太史令庾俭以及令狐德 棻主编北周史。搜集整理讨论撰写,大多过了一年也没有编纂成功,便停顿下来。

  太宗贞观三年(629),又下诏命令撰写定稿。有人认为魏史已有魏收、魏澹编撰的两种版本,写得已很详细完备,但北周、齐、梁、陈、隋五朝的历史应当编纂。令狐德 棻又与秘书郎岑文本、殿中侍御史崔仁师编北周史,中书舍人李百药编齐史,著作郎姚思廉编梁史、陈史,秘书监魏征编隋史,左仆射房玄龄主持这项工作。编纂这些史书的提议,由令狐德 棻提出,史书编写成功后,赏赐给他四百匹绢。他被提升为礼部侍郎,兼职编写本朝历史。逐步加封爵位为彭城县子。后又改任太子右庶子。太子李承乾被废除,令狐德 棻受株连罢官成为普通百姓。后来召回任命为雅州刺史,又因事获罪免职。碰上编纂晋史,房玄龄奏请起用他。参加撰写的共十八人,令狐德 棻是老前辈,所以分类、条例多半由他拟定。授予秘书少监职务。

  高宗永徽初年,又任礼部侍郎、弘文馆学士,主持编写本朝历史,提升为太常卿。高宗曾经召集宰相和弘文学士在中华殿论辩,问:“怎样做才是王道?怎样做才是霸道?又应该把哪种摆在前头?”

  令狐德 棻说:“王道采用德政,霸道采用刑罚。夏朝、商朝、周朝纯粹采用德政就是王道,秦朝专门采用刑罚就是霸道,到了汉朝王道、霸道都用,曹魏、晋朝以后,王道、霸道都丢失了。如果要用,先用王道,但最难用好。”高宗说:“如今什么最为重要?”令孤德 棻回答说“:古人主持朝政,把清心寡欲,减轻百姓负担作为根本。如今天下很太平,全年粮食大丰收,只有减少税收、减轻劳役最为重要。”高宗又问夏禹、商汤兴盛,夏桀、纣王衰亡的原因,令狐德 棻回答说:“《左传》上讲:‘夏禹、商汤遇事归罪于自己,他们兴盛就迅速;夏桀、纣王凡事归罪于他人,他们衰亡也就很快。’这两位国君迷恋女色,杀戮劝谏的人,开创炮烙的酷刑,这就是他们灭亡的原因。”高宗非常喜悦,用丰厚的赏赐酬谢他的论述。提升他为国子祭酒、崇贤馆学士,封给公的爵位。

  以金紫光禄大夫的头衔辞职退休。去世时八十四岁,谥号为宪。

  李延寿,世代居住相州。太宗贞观年间,逐步升任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由于编写史书有功,改任御史台主簿,代理国史。当初,李延寿的父亲李大师,记得很多前朝旧事,一直认为宋、齐、梁、陈、北齐、北周、隋朝天下阻隔,南方称北方为“索虏”,北方称南方为“岛夷”。

  它们的史料对本国记载得详细,对别国记载得简略,往往褒贬失实,考虑修改订正,打算仿照《春秋》的编年体例,校正探求南北史实。还没有编成就去世了。

  李延寿多次参与评议撰述工作,见闻更加广博,要继续实现他父亲的遗愿。

  他从北魏拓跋王圭登国元年(386)起,到隋恭帝杨侑义宁二年(618)止,撰写本纪十二篇,列传八十八篇,称为《北史》;从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起,到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止,撰写本纪十篇、列传七十篇,叫作《南史》。共写了八个朝代,两套书合计一百八十篇,进献给皇上。这两套书很有条理,删改润色,大大超过原书。当时人们见他年纪轻,地位低,不大赞赏这两套书。提升为符玺郎,兼职编写本朝历史,直到去世。

  他写了篇《太宗政典》,调露年间,高宗看到后,对他记事真实大加赞美,赐给他家五十段帛,把复制本藏进了宫庭图书库,还另抄了一套赐给皇太子。

推荐古诗: 远别离咏鹅留别王维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凉州词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梦秦氏赠言(三春过后诸芳尽)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题西太一宫壁(柳叶鸣蜩绿暗)

推荐诗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嗷嗷待哺  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案剑瞋目  案:同“按”,握住;瞋:瞪眼。握住宝剑,瞪大双眼。
  • 巴高望上  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碧血丹心  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落窠臼  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