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惧谗》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作,诗中大量用典,信手拈来,表达诗人由于畏惧谗言不能大展抱负和才干的愤懑不平。这首诗引用了四则“谗言杀人”的典故,最后落在班婕妤的“泣团扇”上,使人阅后产生一种强烈的“惧谗”之心。作者通过这首小诗,回响出震聋发聩的“戚戚愁人肠”的历史颤音!我不是诗人,但从小就知晓、敬仰李白的诗名。我不知为什么,当代文人为何就没有人去静心创作有关李白的历史小说,或影视作品,这无疑是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一种资源性浪费。纵观唐代留有作品的2200多位诗人,最能成为小说、影视人物的诗人,李白当属“天字第一号”。不难想象,如果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李白能够信手写出《惧谗》?
推荐古诗:
山中问答、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三川北虏乱如麻)、
月夜、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马嵬、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溪居、
秋夕贫居述怀、
新晴野望、
竹里馆
推荐诗句: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白日衣绣 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 百花齐放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无常势 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 病急乱投医 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