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同《咏煤炭》一样,是借物言志之诗。句句是石灰,句句是人。前二句就石灰的特征说人,"若等闲"三字,抒发了作者在危难面前的大无畏精神。"碎骨粉身全不怕",承第二句来,所以"全不怕",由于有"若等闲"为之支柱。末句表示了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后来为国难献身,英勇牺牲的大节,此诗仿佛预先就表达了。语言明白,内涵深刻,其人与诗,两垂不朽。
推荐古诗: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筹笔驿、
舟中晚望、
出塞作、
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
戏题磐石、
念奴娇(水天空阔)、
采莲曲(两船相望隔菱茭)、
七古(独坐池塘如虎踞)、
满庭芳(归去来兮)
推荐诗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衣公卿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百孔千疮 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斤八两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 伯埙仲篪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 不可思议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 不念旧恶 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