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时代气质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时代气质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时代气质

查看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全诗

方维仪生活的时代,正值明、清交替之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清兵入关后的野蛮烧杀,更使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文学艺术家特有的锐敏与丰富情感,使方维仪对现实生活有着更强烈的感受。她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深切同情民生的疾苦。惨酷的社会现实,时时激起她对乱世的怨恨和对故国的怀念。她将忧国忧民的种种情感,曲折淋漓地反映在作品之中.她品行端正,才艺超群,但并不以此自显,诗文从不轻易示人,“离忧怨痛之词,草成多焚弃之”(方孟式《清芬阁集序》)。传世的诗作中,较有代表性的,要算她晚期所作《旅秋闻寇》。
方维仪博学才高,不仅学贯经史,而且工诗文,善书画。据《明史·艺文志》及清人王士禄《然脂集》著录,维仪所著曾有《清芬阁集》8卷、《楚江吟》1卷、《宫闺诗评》1卷、《尼说七惑》1卷以及《官闺诗史》、《官闺文史》、《归来叹》、《闺范》等集行世。这些作品,包括诗歌、散文、札记、论文等多种文体,内容涉及到文学创作、文学史研究、文学评论以及女性哲学等多方面。可惜的是,她的作品今大多已散,我们只能从幸存的少量作品中窥见其诗文风貌之一斑。
方维仪一生执着追求文学、艺术,70余岁高龄时,仍坚持提笔写字作画。她的书法深得卫夫人笔风,绘画则最擅长白描。清人冯金伯《国朝画识》中,把维仪的白描大士列为妙品,认为“三百年中大方名笔,可与颉颃者不过二三而已”。维仪在多方面取得的成就表明,她不愧为女界“名士”。

推荐古诗: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上阳白发人河湟晚泊浔阳望庐山采莲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陇西行辛夷坞好事近(风定落花深)读严子陵传(客星何补汉中兴)

推荐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柳絮风轻,梨花雨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聱牙戟口  形容文词艰涩,拗口难读。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闻不如一见  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碧落黄泉  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言喻  喻:说明,告知。不能用言语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