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解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一节解析

第一节解析

查看第一节全诗

  陈代为孟子所出的是一个以屈求伸的主意。“枉尺而直寻”,先弯曲自己,哪怕显得只有一尺长,有朝一日实现抱负,伸展开来,就可以有八尺长了。

  陈代所说的,其实正是苏秦、张仪等纵横家的做法。先顺着诸侯们的味口来,然后再慢慢实施自己的思想主张。说穿了,有一点机会主义的味道。所以,孟子坚决不同意,而以“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的方正刚直为行为主张.

  同时以齐景公时的猎场管理员和赵简子时的优秀驾驶员王良为范例,说明了君子在立身出处上不能苟且,不能搞机会主义的道理。最后指出,机会主义的路其实也是走不通的,因为,“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把自己弄得弯曲起来,扭曲了人格,怎么还可能去让别人正直呢?这就又回到他的前辈孔子的说法去了:“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自己不能够正直,怎么可能去让别人正直呢?

  内容大同小异,没有多大区别。只不过孟子的出发点是反对投机取巧的机会主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孔、孟都很倡导通权达变的思想,但在立身处世的出处方面,却是非常认真而不可苟且的。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原则问题。

  或许正是因为坚持这个原则而影响了他们的学说为当世所用,使他们在世的时候没有能够“大行其道”。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许正因为他们坚持了这个原则,才使他们的学说在身后流传下下去,历千年而不衰,使他们本身也成为圣人、亚圣人。

  对于现代人来说,由于社会分工的愈益精细,职业的愈益分化,立身处世的“出处”问题似乎已不那么突出了。但面临择业,面临进退,面临铺天盖地的招聘广告和所谓“双向选择”,是否还是有必要考虑考虑自己的“出处”问题呢?

推荐古诗: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短歌行赠王郎司直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忆秦娥(临高阁)读史二十首(回首西陲势渺茫)夜曲鹊桥仙(华灯纵博)双头莲(华鬓星星)渔父(湘湖烟雨长菁丝)雨晴游洞宫山天庄观坐间复雨(近水松篁锁翠微)

推荐诗句: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年树人  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 百战不殆  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薄命佳人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 不轨之徒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 不今不古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破不立  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