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旧注为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所作。时张九龄为相,孟浩然(45岁)西游长安,以此诗投赠张九龄,希望引荐。然有人说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在长安时,张九龄尚在家乡韶关丁母忧,张于年底才进京就任中书侍郎。孟浩然此次未见到张九龄。二人之相会当在张贬荆州长史时。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云:“本诗当作于开元四年(716,浩然28岁)左右张说任岳州刺史期间。”
推荐古诗:
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
少年行、
采莲曲(两船相望隔菱茭)、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渔父(湘湖烟雨长菁丝)、
题友人听雨舟(篷窗偏称挂鱼蓑)、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征马去翩翩)
推荐诗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
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份守己 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丁抽楔 拔出钉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难。
- 巴山蜀水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病歪歪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