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没有见到李白已经好久,他佯为狂放真令人悲哀。 世上那些人都要杀了他,只有我怜惜他是个人才。 文思教捷下笔成千首,飘零无依消愁唯酒一杯。 匡山那有你读书的旧居,头发花白了就应该归来。
注释
⑴“李生”句:李生,指李白。杜甫与李白天宝四载(745年)在山东兖州分手后,一直未能见面,至此已有十六年。
⑵佯(yáng)狂:故作颠狂。李白常佯狂纵酒,来表示对污浊世俗的不满。 ⑶“世人”句:指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获罪,系狱浔阳,不久又流放夜郎。有人认为他有叛逆之罪,该杀。
⑷怜才:爱才。 ⑸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读书于此。
⑹“头白”句:李白此时已经61岁。杜甫这时在成都,李白如返回匡山,久别的老友就可以相见了,故云归来。
推荐古诗:
宫词、
上阳白发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永遇乐(落日熔金)、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无题(孩儿立志出乡关)、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
推荐诗句: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笨嘴拙舌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 比肩并起 比:并。肩并肩地一齐起来。比喻同时相随而起。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伏烧埋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