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标志着凋零的严冬过去,煦暖的春天来临。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是祭奠和怀念亲人、朋友、同志的一个日子。这天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并禁绝烟火,所以又称“寒食”。历代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关于清明的诗词。如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韩翃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宋之问的“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张继的“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4] ,宋代黄庭坚的“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杨万里的“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程颢的“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陈子龙的“燕子不来楼阁回,柳丝今日向东风”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句。而作为遗民诗人的屈大均,在这天触景生情,将时节与自己的奋斗联系起来,抒发了反清无望的深沉幽愤和悲怆。
推荐古诗:
浪淘沙(青草湖中万里程)、
题乌江亭、
春思、
悯农、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渔翁、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推荐诗句: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热文成语
- 熬肠刮肚 谓从事饮食方面尽力节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若泰山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秉要执本 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 病魔缠身 指长期患病。
- 薄物细故 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指微小的事情。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