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江南春图员”,亦即所谓的“秀才”。文徵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岁 ,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五十四岁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徵明心中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推荐古诗:
南邻、
夜雨寄北、
南歌子(云鬓裁新绿)、
塞下曲、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入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
上太行(西风落日草斑斑)、
五律(三上北高峰)、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寄龚实之正言(台省诸公岁岁新)
推荐诗句: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傲然挺立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虹贯日 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秉烛待旦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当人子 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意思是罪过,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