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后世评价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程颢后世评价

程颢后世评价

查看程颢全诗

  程颢、程颐经学思想以“经所以载道”和以义理解经为基本纲领,并在经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天理论哲学,完成了伦理型儒学向哲理型儒学的转化,亦是经学史上的宋学发展为思想史上的理学的重要标志。二程以新儒学的义理来阐释儒家经典,是其与前代儒学的基本区别,具有新的时代特征。二程创立的天理论哲学代表了宋代理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二程确立了理学的道统论,由此体现出其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程颢和程颐世称二程,他们在中国儒学思想发展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儒学第二次复兴的主要骨干人物。可谓宋学(注:一般指称宋代的儒家学术,学界也有指宋代学术总称)泰斗。

  《辞海》:程颢,教育家、哲学家。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

  二程创立的理学,是用“理”将儒家经典思想的丰富内容予以涵盖,提出了社会治理和人们安身处事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道路与方法。二程理学是对孔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它继承了儒家经典中仁义礼智信等心性修养,将成德成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哲学的最高理想;同时又有新的发展和创新,在吸收佛教思辨的基础上,给儒学增添了辩证内核。二程理学中包含着理性主义因素,倡导理性地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对事物的认识要持中,不走极端;就社会治理来说,要顺应天理、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要节制人的过分欲望。二程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成德、成圣的道德修养观,“中、正、诚、敬、恕”立身处世原则,“公、德、仁、顺、和”治国理政之道和义利观,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深刻而广泛。一些经典格言(如天理良心、诚心诚意、天理难容等)已融入人们的思想和口语中,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程颢不仅仅是一位理学家,还是一位精通治道的地方官;不仅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实干家。

  程颢作为一代大儒,对中国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让人惊异的是,程颢不仅仅是一位理学家,还是一位精通治道的地方官员;不仅仅是位思想家,更是一位实干家,他在州县基层任职多年,心怀天下,政绩卓然。

  1085年(宋神宗元丰八年),程颢逝世,终年54岁。他逝世后,宰相文彦博为其题写墓碑,送他“明道先生”四个大字。程颐在《明道先生墓表》中评价他:“使圣人之道焕然复明于世,盖自孟子之后,一人而已。”

推荐古诗: 中山孺子妾歌离别难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九日金谷园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寄蜀客青玉案(梵宫百尺同云护)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听流人水调子

推荐诗句: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首相知  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师回朝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可同日而语  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期而遇  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 不知纪极  纪极:终极,限度。原形容贪得无厌。亦表示极多。
  • 不足挂齿  不足:不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讲。表示不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