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的问题,孔子、孟子都有表面上看来自相矛盾的说法:
孔子一方面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另一方面却又说:“言必信,行必果,孩在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孟子一方面说:“君子不亮,恶乎执?”另一方面却又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离娄下》)
这种自相矛盾,正如我们已多次说过的那样,其实正是原则与变通二者的对立统一。在孔子、孟子看来,一方面,“信”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另一方面,又不能拘泥于小节小信。所以,应该以“义”来进行调节变通,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惟义所在。”其实,二者的辩证统一,孔子在《论语•卫灵公》里也已经说到过,这就是“君子贞而不谅。”贞是大信,谅是小信(与孟子本章的“亮”(谅)泛指一般的信不一样)。一句话,要大信,不要小信;要在原则问题上讲信用,不要拘泥固守于小节上的一成不变。
这就是孔子、孟子关于“信”的辩证观,值得我们特别注意.以免引起思想认识上的迷惑不解乃至于混乱。
推荐古诗:
秋雨夜眠、
惜牡丹花、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号令风霆迅)、
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
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
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
寄龚实之正言(台省诸公岁岁新)、
自嘲(少读诗书陋汉唐)
推荐诗句: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敖世轻物 敖,通“傲”。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 拔葵去织 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本塞源 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 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