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过与不及的问题。正因为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所以,总是不能做得恰到好处。而无论是过还是不及,无论是智还是愚,或者说,无论是贤还是不肖,都是因为缺乏对“道”的自觉性,正如人们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样,人们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
推荐古诗:
杨柳枝(陶令门前四五树)、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闺怨、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和段季承左臧惠四绝句(个个诗家各筑坛)、
己亥杂诗(一十三度溪花红)、
满庭芳(三十三年)
推荐诗句: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城借一 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足挂齿 不足:不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讲。表示不值得一提。